(通讯员肖彦波)3月10日下午两点半在石油科技大楼C307会议室,陈旭副教授为师生分享了题为《渤海湾盆地走滑—伸展构造特征及其对东部老油区勘探的启示》的求实导师学术沙龙讲座,以求增加师生对新时期我国东部老油区滚动勘探评价技术和方法的深入了解。
陈旭副教授从渤海湾盆地走滑—伸展构造研究存在的问题出发,介绍了基于地质与地球物理技术相结合的走滑-伸展断裂构造的识别方法和技术系列,最后通过详实的数据和丰富的实例,讨论了具有走滑性质的扭张断裂构造对东部老油区滚动评价和增储上产工作的启示。
在互动交流环节,针对同学们关注的"高密度和宽方位三维地震数据处理解释技术"、"负花状构造样式及形成机制"、"走滑—伸展构造控储控藏机制"等专业前沿问题,陈老师结合自身科研实践,通过典型实例剖析,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解答,并特别强调了多源地学数据、多学科交叉融合在解决复杂地质问题中的重要性。
最后,陈旭副教授指出,在当前油气勘探向深层、复杂构造领域推进的背景下,扎实的构造地质理论基础与先进的地球物理技术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他勉励在场学生要深入理解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的内在联系,注重将构造解析技术与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相结合,培养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他还强调了创新思维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