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黄碧君)2月26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王森教授莅临万象城awc888万象城awc888,做客“地学之光”第383讲学术论坛,为我校师生带来题为《页岩油相态预测与多尺度流动机理》的学术报告,报告由院长朱光有主持。
报告会上,王森教授深入阐述了页岩油相态的独特性质,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不同压力、孔隙条件下页岩油的流动规律,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和前沿研究成果,让师生们对页岩油有了更直观、深入的理解。在多尺度流动机理方面,王森教授通过"分子-孔隙-缝网"三级尺度的递进式分析,揭示了页岩油赋存状态与流动规律的内在关联,详细讲解了页岩微纳米孔隙-裂隙系统内多相流动特性,以及多尺度下流体流动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因素。

在互动交流环节,王森教授与在场师生就页岩油在不同储存条件下开采效率、在不同孔隙中液体流动情况等热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针对师生提出的多学科交叉研究难点,王森教授结合自身参与的国家项目经验,强调页岩油研究需要地质-工程-数理的多维度深度融合,建立从微观机理到宏观开发的完整链条。最后,王森教授耐心解答研究生同学的每一个问题,鼓励同学们在科研道路上勇于探索,不断创新。

本次报告加深了万象城awc888师生对页岩油相态与多尺度流动机理的认识,为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院长朱光有表示,未来将继续邀请国内外有关非常规油气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交流,为全校师生搭建更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页岩油气研究工作快速发展。

报告结束后,朱光有院长陪同王森教授参观了水槽模拟实验室和地质标本长廊。
王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全国博新计划人才、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优秀高层次人才、全国高校矿业石油与安全工程领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连续三年入选Elsevier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主要从事复杂油气藏渗流理论与高效开发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面上/青年/集成项目课题/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90篇(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43篇),6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Google学术引用44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56件(美国专利2件);获省部级和行业协会一等奖3项(排名1、2、3)、二等奖2项(排名1、2);出版专著2部(1部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编辑:韩静 审核:朱光有)